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 > 前沿资讯 > 他山之石 > 基层党建

基层党建

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:“五治融合”激活基层治理“神经末梢”

发布时间:2023-12-28 11:02 丨 文章来源:共产党员网 丨 浏览次数:81 分享到:

打开微信扫一扫

近年来,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积极探索政治、法治、德治、自治、智治“五治融合”基层治理新模式,充分发挥政治领航、法治保障、德治固本、自治强基、智治支撑作用,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,实现基层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。

突出政治领航,筑牢基层治理“堡垒”

一是构建共治领导体系。制定《岑巩县推行“三元共理”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实施方案》,建立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包保联系“三元共理”示范试点村机制和定期调研座谈机制。二是建强基层组织堡垒。深入推进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”“网格党小组+网格员十联户长”工作,创建“寨管委”632个,为民办实事2409件;建立网格522个,明确网格员525名、联户长5143名,建立网格党小组472个。三是发挥党员先锋作用。明确26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城市基层党建联系点,扎实开展“四微行动”、党员“双报到”活动,助力基层“微治理”。

强化法治保障,夯实基层治理“根基”

一是强化法律服务。建立政法机关惠企法律服务中心、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,通过“上门会诊”、释法说理“到家”等形式开展法律服务,畅通司法便民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截至目前,调解纠纷24件,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7件。二是提升法治能力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(组)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干部主体培训班课程。推进“法律明白人”“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”“人民调解队伍”培育。深入开展法律宣传进农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工厂活动。截至目前,开展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训69场次,受训1883人次。三是创新宣传载体。深入推进“个十百”工程和“法治教育普及行动”,利用“文化广场”“民族团结广场”、法治文化墙等加强宣传,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教育熏陶。目前,组织开展法治文艺演出17场、巡回法庭15场、放映法治电影320场。

注重德治固本,弘扬基层治理“正气”

一是突出文化教育。充分发挥“道德讲堂”作用,加大农家书屋、文化广场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,深入开展“送文化下乡”系列文化惠民活动,切实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。二是树立先进典范。积极开展文明家庭、模范村民等评选活动,发挥模范带动作用,弘扬正气、树立新风。三是倡导文明新风。制定印发《岑巩县加强基层组织引领移风易俗工作方案》《岑巩县文明新风倡导行动实施方案》,通过“一约四会”等载体,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,涵养乡风文明。探索建立合约食堂治理模式103个、乡风文明积分超市28个。

坚持自治强基,激发基层治理“活力”

一是加强试点创建。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,明确各乡镇(街道)选择1个基础条件好、民风淳朴、乡风文明的村作为试点,目前,创建“三元共理”试点村14个。二是激活内在活力。建立“村规民约村民定、村规民约村民守、村规民约村民督”的村民自治机制,不断修订完善《村规民约》,完善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。三是创新自治方式。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寨管委、乡贤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,将乡村治理参与主体从“单一”转向“全员”,构建“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”的社会治理共同体。

聚焦智治支撑,增强基层治理“动能”

一是建立智慧平台。整合“天网工程”“雪亮工程”,建设县、乡、村、网格、联户单元、联户群众“六级组织架构”的“数字乡村、平安家园”平台,形成“小平安”支撑“大平安”格局。二是推动数智服务。在各乡镇设立邮政立案便民服务点,构建集审判信息网上查询、网上立案、法律咨询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。通过“微法院”等平台审核立案申请1093次,网上立案审核通过率达78.29%。三是强化智慧治理。强化“大数据+基层”治理,以“话费+流量+宽带+路由器+智能摄像头”和“电视+宽带+摄像头”模式,实现技术融合、业务融合、数据融合,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。目前,全县安装“数字乡村”智能摄像头近2万颗。

关注隆安集团

  • 地 址:北京市朝阳区嘉泰国际大厦B座11层
  • 邮 编:100025
  • 电话:+8610 65991949
  • 邮 箱:serivce@longan-group.com
2019   @WWW.LONGAN-GROUP.COM      京ICP备20000170-1   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2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