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省无锡市:“红梅领航”城市基层高效能治理
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是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的重大课题。近年来,江苏省无锡市坚持“大抓基层、重抓党建”的鲜明导向,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“红梅领航”计划,紧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着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城市基层高效能治理。
系统施治,绘好基层治理“路线图”
无锡坚持系统思维,整体谋划、协同推进抓党建促治理。高点谋篇布局。强化顶层设计,制定党建引领社区治理“一核三化”《行动方案》、党建引领“三治融合”基层治理机制《实施方案》等制度文件,2022年又出台《关于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“红梅领航”计划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4个方面16项举措,同时配套出台党建联建、红色物业、三报到三服务、党建引领“微幸福”项目等10余项制度措施,搭建“1+N”制度框架体系。
高位组织统筹。坚持“书记抓、抓书记”,把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作为各级党委“一把手”工程推进,推动市县两级全部建立由党委书记任主要召集人的领导协调机制,市、市(县)区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四级书记分级领办基层治理,以项目“小切口”推动治理“大提升”,2022年以来累计完成项目523个。
高效推进落实。分层分域制定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,落实党建考核“红绿指标”预警提示举措,推动责任压紧压实。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项目攻坚提升行动,聚焦社区物业党建联建、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等8个重点难点课题,开展项目化攻坚、工程化推进、品牌化打造,形成“红邻善治”小区党建、“红享乐居”物业党建等一批基层治理品牌。
党建领治,铸就基层治理“红引擎”
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程,切实聚集势能、激活动能。构建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。深化党委抓支部、支部管党员、党员带群众“抓管带”机制,构建“街道党工委—社区党组织—小区党支部—党员中心户(楼栋长)”四级组织架构。做深做实“小区党建”,推进“把支部建进小区”,建立小区(网格)党支部、党小组5861个。持续推广“1+10+N”党员联户制度,深化“五站式”党员中心户建设,形成“一户带一圈、一圈带一片”的示范效应。
打造一呼即应的战斗堡垒。创新推进党支部建设分类晋级评价,开展基准型、创新型和示范型党支部评选,针对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开展三级结对帮扶。连续5年实施社区党组织“雁阵计划”培育,累计评定5A级社区党组织99个,打造梁溪“幸福生活”示范带、“向阳经开”先锋矩阵示范带等示范带(群)8条,形成“头雁领飞、群雁齐飞”新格局。市委出台建立健全“基层吹哨、部门报到”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《实施方案》,2023年以来累计办结“吹哨”事项1100余件。
高擎一心为民的先锋旗帜。深化“党旗飘在一线、堡垒筑在一线、党员冲在一线”行动,因地因事成立“攻坚支部”,大力推进“支部建在产业链上”“支部建在项目上”,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先锋力量。通过“锡先锋·码上到”线上平台,将党员志愿服务纳入积分制管理,推动5.56万名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,组建“红领”网格服务队5681支,2023年以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672个。
协同共治,构建基层治理“强磁场”
持续深化党建联建机制,推动基层发展壮大党建“朋友圈”。党建联建聚合力。出台专门文件,推行“六联六共”党建联建机制,推动市县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等与689个社区开展结对共建,实现党员共管、发展共谋、资源共享、活动共办、治理共促、成效共评。2023年以来,举办“党员服务集市”1123场,涵盖党员6万余名。
红色物业提效力。全面加强党对物业行业的领导,市县两级成立物业行业党委9个、企业党组织138个、项目党组织112个。构建多方联动的“1+3+N”物业服务协调共治体系,实施“红色物业·微幸福”项目258个,帮助解决各类矛盾问题3700余件。
新兴群体添助力。实施新就业群体“凝新聚力”行动、“聚新入格”新就业群体助力基层治理专项行动,建立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积分管理制度,设置志愿服务、警情上报等10个积分项目,提供购物、诊疗等10类积分兑换服务。
居民自治激活力。在党建引领下构建“民事民议、民决、民办、民管”自治共同体,探索建立“线上+线下”居民议事平台,创新打造“客堂间”“院落板凳会”“花园议事厅”“善治茶社”等一批议事平台载体,推行“院落自治”“楼道自治”等微自治,让居民担当自治主角。
保障善治,夯实基层治理“硬支撑”
坚持人财物向基层倾斜,精准对接发展所需、基层所盼、民心所向。建强基层治理主力军。深入实施“头雁领航”工程和优秀年轻干部“雏雁计划”,加大“全科社工”全链条培养力度。出台社区一线工作者关爱激励10项举措,在全省率先实施社区书记选任事业编政策和企业年金制度,切实保障基层工作者待遇。
夯实为民服务主阵地。全面实施基层党建先锋阵地“提标提能提级”10项措施和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行动,推动1640个小屋变身便民服务点。发布党群阵地服务指引,开通“党群服务热线”1698个,打造星级党群服务站点2133个。
打好赋能增效主动仗。优化平急转化机制,平时分类建好志愿服务队伍和党员信息库,及时快速响应组建党员先锋队、战斗队、突击队,构筑党建引领群防群治严密防线。完善投入保障机制,探索建立政府补贴、党费补助、社会支持、基层自我补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。健全减负增效机制,对社区运行实行清单管理、准入管理,压降党建综合台账,将原有党支部建设34项指标精简为“五记录三情况一报告”9项工作纪实,实行在线智慧管理,切实为基层松绑增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