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 > 前沿资讯 > 政策精神 > 数字政务

数字政务

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

发布时间:2019-12-31 22:42 丨 文章来源:陕西学习平台 丨 浏览次数:407 分享到:

打开微信扫一扫

      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,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。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、新引擎,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大势所趋。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,促进数字经济与经济融合发展,对于推动陕西省经济发展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切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       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。数字产业化,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市场化应用,推动数字产业形成和发展。一是做大做强大数据产业。加快推进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园建设,依托重点园区发展大数据流通交易、技术服务、科研“双创”等公共平台。支持引导数据采集、存储管理、挖掘分析、安全保护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,形成一批技术先进、满足重大应用需求的产品、解决方案和服务应用。支持骨干企业加快打造大数据应用场景,推进政务服务、普惠民生、公共服务、产业创新等领域大数据应用。二是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。加快推动语音图像识别、生物特征识别、自然语言理解等关键技术研发。支持龙头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专用芯片、传感器、微型器件和人工智能操作系统、中间件、嵌入式软件。加快集群式云计算平台建设,促进数据资源池发展,不断强化深度学习基础算力支撑与数据支撑。大力促进人工智能同工业制造的深度融合。推动智能感知、智能分析、智能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运用,率先在教育、办公、医疗等重点行业形成一批代表性的软硬件产品与解决方案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,积极申建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和产业示范区。三是促进5G产业突破发展。积极推进5G网络商用示范,打造5G产业重点产品,构建5G产业链。加快推进5G在车联网、智慧医疗、智慧物流等领域应用。四是加快发展新型电子信息产业。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、制造、封测,配套发展集成电路材料和设备产业。全力推动芯片与整机、应用系统的协同创新,构建形成以智能终端、网络设备领军企业为牵引的芯片产业创新发展格局。聚焦软件产品、软件服务和嵌入式系统,发展基于网络协同的办公软件及高端软件外包业。支持引导优势骨干企业加强关键技术攻关,培育发展信息安全产业集群。五是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。发挥科教文化资源等优势,大力发展数字媒体、数字出版、3D动漫等数字内容供给。积极推进大数据和虚拟/增强现实技术深度融合应用。
       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。产业数字化,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、全角度、全链条的改造,促进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,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。一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。支持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,培育发展跨区域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。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创新应用试点示范等工作,形成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典型应用。建设智慧产业园区,积极构建产业园区数据库。二是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。积极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,引导企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发展,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。在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汽车制造、新材料等领域,推进实施“设备换芯”“生产换线”“机器换工”,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,培育一批“互联网+协同制造”示范企业。三是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进程。进一步推进完善农业农村领域统计监测、预警防控、质量安全、综合服务等信息系统,加快推进农业大数据开放共享,建设一批数字化现代农业园区。积极构建农业电商经营体系,加大品牌农产品网上展示和销售力度。支持发展数字实景体验服务业。四是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。大力培育发展网络体验、智能零售、共享经济、平台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。支持发展农产品、文旅产品等领域垂直电商供应链平台。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跨界业务融合,开展餐饮、零售、家政等智慧服务新场景。推动建设数字商业、智慧街区,加快发展跨境电商,推动优质产品和服务“走出去”。
       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。随着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,一些治理方式正在随之发生变化。一是加大“城市大脑”基础设施建设。“城市大脑”是基于大数据、云计算及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构建的平台型城市协同和智能中枢,是实现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感知、公共资源配置、宏观决策指挥、事件预测预警功能,有效破解“城市病”的重要举措。要加大“城市大脑”基础设施布局,积极推进“城市大脑”向公共服务、市场监管、社会管理、环境保护等领域拓展,促进产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。二是提高政府数字化服务水平。创新建设“数字政府”移动服务平台,利用大数据进行用户分析,创新各类智慧应用服务,为群众、企业等提供一体化政务服务。深化市场监管、环境治理、防灾减灾、食品药品安全、社会信用、社保就业、健康医疗、农业气象、教育文化、交通旅游、城乡建设等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大数据应用,推动构建精准治理、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。加强大数据在准确把握公共服务需求、精准核算公共服务成本、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等方面的应用,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,促进社会满意度有效提升。三是推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,强化信用监管。大力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,建立和完善信用应用和信用联合奖惩制度,稳步推进信用分类监管和评价制度。加强政务诚信、商务诚信、司法公信、金融诚信、教育诚信等重点领域信用建设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安全、隐私保护与信用修复机制。建立和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,提升信用监管水平。四是协同推进数字经济规划、标准及法律制度等建设。加强数字资源的整合和规划引领,科学编制数字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,明确数字经济发展重点,引导企业、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数字经济。探索建立大数据采集、管理、共享、开放、交易技术标准体系,强化标准引领,稳步提升数字经济基础发展能力和产业链水平。加快相关法律制度研究论证和建设工作,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及制度,让数据共享、开放、开发、安全管理有法可依。五是强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力量协调。明确责任分工,强化力量统筹,有序有效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。

关注隆安集团

  • 地 址:北京市朝阳区嘉泰国际大厦B座11层
  • 邮 编:100025
  • 电话:+8610 65991949
  • 邮 箱:serivce@longan-group.com
2019   @WWW.LONGAN-GROUP.COM      京ICP备20000170-1   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297